创业板注册制度市场化机制的作用是突出的
近日,江苏旺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旺金科技”)IPO申请被驳回,这是试点登记制度以来的首例驳回案件。与此同时,第45次登记系统发行股票正式登陆创业板。业内人士表示,随着创业板注册制度的逐步推进,包括IPO是否获批在内的各种情况将逐步显现,这是市场化机制有效性的体现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更多的优质企业将脱颖而出,而尾随企业将面临出清的风险。
首例IPO案例是否体现在市场化效应上
11月11日晚,创业板上市审核信息披露网站公布了2020年创业板市委第44次审核会议结果公告,而网金科技首发申请的审核结果不符合发行条件、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。同日,深交所发布《关于终止江苏旺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批的决定》,对网金科技IPO获批与否的原因进行了说明。
这是创业板改革和登记制度试点以来,市委会议上首次出现一票否决案。
“登记制度改革可以增强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,其门槛是客观的”,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,要达到两个非常关键的标准:一是财务指标,二是行业进入条件。此外,审核中应满足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。公司IPO被否决的原因有三个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按照目前创业板上市的规则和程序,在审核注册过程中终止是正常的,这也是市场化的体现。
事实上,除了IPO“入场”外,市场化机制还体现在新股定价的市场化、优胜劣汰等方面。
来自同花顺的数据显示,自8月24日实行登记制度以来,创业板股票发行市盈率逐步下降。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11月13日,创业板登记系统下共有45家企业上市,市盈率算术平均值为33.76倍。其中,首批18家企业的平均市盈率为39.3倍,10月份以来上市的10家企业平均市盈率为32.33倍,较之前有所下降。
从所属行业来看,45家创业板注册制企业基本符合“三创四创”的产业定位,即符合“创、创、创”的大趋势,或传统产业与“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”的深度融合。
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此前表示,创业板登记制度改革优化了上市条件,根据预期市值、收益、净利润等指标制定了多元化的上市条件,以支持不同成长阶段、不同类型的创业者和创业者创新型企业拟在创业板上市。因此,也吸引了企业积极进入创业板。
然而,注册新股的分化程度也在增加。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,市值较大的公司会获得流动性溢价。9月9日,创业板首批挂牌上市公司破发。截至11月13日,创业板登记制度下上市公司相对发行价格涨幅最高的已达1137.40%;涨幅超过100%的有32家公司;最低的仅为10.89%;个股分化现象明显。
平安证券表示,创业板登记制度是A股市场从增量改革向股改迈出的第一步,也是全面推进登记制度的重要突破。在此背景下,差异化是未来市场的主旋律,更多优质企业将脱颖而出,而部分尾随企业将面临清仓风险。
同时,桂浩明也指出,在市场化程度提高的同时,也存在标准前后变化大、可预见性不强等问题。”市场化的核心是信息的充分公开,但信息的充分公开只是手段。其目的是让投资者真正决定公司是否可以发行,何时发行,以什么价格发行。在这个过程中,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将投资者的需求和管理层的选择结合起来。”